“北门是入口,南门是出口”“东西门用大石墩放中间拦住”……近日,在昌硕街道华乐小区,业委会成员们集体商议小区封闭式管理和小区停车位管理问题。一言一语中,大家达成初步意见。自从业委会换届后,这个过去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业主们开始自主解决自己小区的问题。
在主城区昌硕街道,小区的事情“有事好商量,矛盾不上交”,这样的一幕越来越多。而这背后,离不开“三会”组织的建立和作用发挥。去年以来,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昌硕街道在辖区内大力推广建设楼管会、业委会、住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发动和带领群众实现自治。
“去年是街道‘三会’建设之年,一共新成立(包括换届)了74个‘三会’组织,截至目前,辖区内符合成立自治组织条件的187个小区中,已成立楼管会38个、住委会11个、业委会94个,占小区总数的76.5%。”昌硕街道社区工作办主任吴艳红介绍,今年在推进“三会”组织全覆盖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三会”组织融入小区治理,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促进管理模式升级。
吴艳红介绍,社区工作办建立了月度晒单比拼机制。根据该机制,社区每月都要对各自辖区内“三会”组织建设和履职情况进行汇总,并提交给社区工作办,由社区工作办进行打分,打分结果与考核挂钩。“这套机制实行下来,各社区都很注重发挥‘三会’组织的作用,对于小区里的具体事务,不再是社区大包大揽、兜底,而是指导‘三会’组织自行解决。”吴艳红说。
小区自我管理成了一道新风景。宁馨花园72幢是一幢商住楼,6月底楼管会成立后,很快就明确了环境卫生保洁由专人负责、业主分摊经费定期疏通下水管道等事项,赢得了业主们的一致认可。云鸿社区芝里路菜场是一个环境卫生的“老大难”点位,在成立住委会后,实行物业收费,周边住户和商户的环保意识大大提升。秋芦南苑的路灯坏了,业委会出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苕溪路277弄今年新成立楼管会后,动员居民自筹资金安装道闸,停车秩序大大提升……
“总体来说,业主对小区认同感大大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也显著增强。这也倒逼物业公司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我们会继续加强指导,让‘三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吴艳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