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县公安局环侦大队民警潘振新一直和同事开展企业上门走访服务,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内容的宣讲。“针对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够强、专利保护工作不重视等问题,我们结合‘三服务’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服务。”潘振新说。
近期,针对近年来我县特色产业侵权现象多发、易发现状,县公安局成立以潘振新民警为首的潘警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这也是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警官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企业快速维权,有效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同时提升我县的营商环境。
“通过对全县上市企业、驰名商标企业、原产地产品加工企业上门走访,与企业负责人建立联络员制度,将知识产权送进企业。”潘振新说,并针对企业需求和困难,点对点指导,面对面把脉。同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工作制度》,固化“一月一走访、半年一座谈、一年一总结”服务形式和“倾听诉求、法律咨询、收集线索”服务内容,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业务操作能力。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189家次,开展入企宣传、座谈23次。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实效,落实执法制度是基础。工作室成立的同时也制定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案件侦办的指导意见》,就线索获取、研判分析、案件侦办等环节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与大数据公司加强数据共享、拓展线索来源。对可成案线索一律实行多警种合成作战、专案经营、全链条打击,并与相关领域专家建立疑难复杂案件会商制度,提升打击实效。在此制度下,1-6月,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同比上升266.7%,案件侦办时间同比缩短45.9%。
此外,通过多方协同共治,增强知识产权治理效能。与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文体旅游等部门以及产业协会加强沟通,建立线索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制度;依托长三角警务一体化机制,与安徽芜湖、浙江丽水等特色产业集散地公安机关加强办案协作。
据统计,自该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破获假冒伪劣、假冒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