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理由
    • *
    • 您的姓名
    • *
    • 您的手机
    • *
    • 验 证 码
    •   
    • 确认提交
    •  
  • 当前位置:安吉房产网安吉楼市资讯
  • 发布楼市资讯
  • 一株好茶 这样养成——“种茶人”眼中的庚子茶事
    日期:2020-04-14  发布:网站管理员  浏览:581  举报:投诉举报

           看到自家茶园开采比邻家早、产量比邻家多、价格比邻家好,妻子不再抱怨杨安新在茶园管理上的“浪费”。“680元一吨的有机肥,深挖20公分施肥,算上人工费用,每亩茶园培育费要多出1000元。”杨安新说,这些投入很值得,不到两年,就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种茶21年的杨安新原本觉得自己是“老把式”,已经很会种茶。但两年前的一次旱情处理,让他幡然醒悟。当时,订单企业千道湾派来的技术指导员提出在旱情来临前翻耕茶园,他认为这有悖常理。经过一番耐心解释,松土是为了更好地蓄水的原理和后来的实际效果,让他直言“这小伙子有点货”,也让他对科学种茶深信不疑,进而愿意跟着千道湾负责人陈锁管好茶园。
      和茶季里大多数忙着商务洽谈和接待的茶企负责人不同,陈锁是千道湾公司整个茶季里“最闲的人”。“采摘、生产、销售都有专人管,我只负责做好茶园里的事。”他说,这是安吉白茶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点,也是最难管好的一个环节。两年多时间里,他通过自有茶园的实践成果,向一个个订单茶农推广他的种茶经:开沟排水、深耕松土、重施有机肥、禁用除草剂。
      这简单的4句话,就是他摸索出的种出好茶的关键,和政府部门一直倡导的绿色管理、精细管理导向一致。在陈锁看来,这些简单的农活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在千道湾里岙山1号茶园基地的山坳里,陈锁带着记者爬上山腰,在一条细细的小沟前停下,翻开被香樟树叶遮盖着的泉眼。两年前,他看到这附近数百株茶树开花,知道肯定有没被发现的泉眼,所以利用一次下暴雨的机会,在这里寻找了大半天。
      “泉眼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能找到,这些小细节不少茶农也知晓,但囿于精力或者主观上的不愿意,导致茶园效益下滑和茶叶品质下降。”他说,这4句看似简单的种茶经,其实门道不少,就拿重施有机肥来说,每亩茶园用多少量合适、品种怎么选、挖沟多少公分等等,都是科学种茶的关键点。
      “不过最难的,还是种茶人观念的转变,因为安吉人种植白茶已有40年历史,大部分茶农都有十几二十年的种茶经验,比较难接受别人‘那一套’。”陈锁解释,以肥培管理为例,茶农普遍把菜籽饼等同于有机肥,但千道湾组合使用正兴牧业的猪粪、祖名豆制食品的豆渣和木薯渣,以及市场上专为安吉白茶开发的有机肥,培育效果更佳。
      为了尽己所能带动茶农科学种茶,实现互利共赢,在千道湾公司重组之初,陈锁接手了一家名存实亡的茶叶合作社,尝试通过建立互相信任的利益共同体,聚合一批愿意管好茶园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在茶园里打拼。

    | 法律申明 |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 取回密码 | 贵宾套餐 | 金币充值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客服手机/微信:13868281414
    安吉房产网 CopyRight 2006 - 2025 YiMao NetWork Co.Ltd 浙ICP备18050007号-70
  • //房产网站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