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评估我县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科学、合理、准确,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准确的生态管控底线,日前,我县已完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内页预标注、实地踏勘等所有前期勘界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最重要的生态空间,近年来,我县始终把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自2020年10月被确定为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单位以来,县资源规划局积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全力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落图落地。
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勘界工作,明确红线的实际落点、走向与位置,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清晰、落地准确。“勘界就是根据自然地理边界情况对边界进行纠偏,对界桩及标识牌点位进行定位。”县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副科长章磊介绍,为顺利推进勘界定标工作,该局结合安吉实际,对开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明确了具体操作方法。他举例,此前生态保护红线经常穿插于同一条道路两侧,此次划定将穿插于道路两侧的红线尽量调整至作业区道路同一侧;再如生态保护红线附近有明显植被分界线的,按照植被分界处定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中,还引进了电子智慧界桩。“我们在生态保护红线重要节点适当调整了红线位置,同时在界桩里安装了电子芯片,实时监测界桩周边情况。”章磊介绍,此外针对重要拐点在偏僻无人区以及穿过部分居民房屋等情况,还采用了虚拟界桩代替实体界桩。据统计,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预标注点4484个,其中拟设虚拟界桩3784个、普通界桩390个、电子界桩270个。
同时,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该局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6.25全国土地日”等活动,多渠道宣讲安吉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知识,让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县将在初始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边界与实际地物存在偏差的情况,并第一时间落实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工作,筑牢安吉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安吉的绿水青山,为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勘界划定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