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理由
    • *
    • 您的姓名
    • *
    • 您的手机
    • *
    • 验 证 码
    •   
    • 确认提交
    •  
  • 当前位置:安吉房产网安吉楼市资讯
  • 发布楼市资讯
  • 扶贫苗变成了致富叶——安吉县推进“白叶一号”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日期:2020-11-03  发布:网站管理员  浏览:628  举报:投诉举报

           雨水绵绵,山路蜿蜒,挡不住客人们的热情。这个周末,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依旧是迎来送往的景象,食宿和特产消费让村子和村民收入六七千元。“和天气好的时候比不了,但大家也挺高兴。”村第一书记欧三任说,自从村里走上茶旅融合的路子,村民生活明显改善了,每月增收少则几百元,多则万元以上。

      苗寨村落“因茶而变”

      翁草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全村844人,贫困人口317人。过去因为没有产业,村民只能外出打工,村里难见年轻人踪影。2018年,古丈县争取到我县黄杜村捐赠的茶苗落户,在翁草村建设500亩“白叶一号”种植基地。基地建立“农户+基地+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让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30人加入其中。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以及民宿经营,三年来,合作社已经发放工资300万元,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0元。现在,村里最后三户贫困户正在进行脱贫公示。

      茶叶基地引来了社会资本关注,村里顺势把山水林田以及苗族文化等资源进行整合,走上了茶旅融合之路。去年暑期,村里就涌进游客4000余人次,村民家里的腊肉、玉米、土豆等农产品成了香饽饽。“现在水、电、路全都改善了,外来游客那么多,大家都说在家门口赚钱更好。”欧三任说,许多村民歇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一门心思在家里搞民宿、农家乐和特产经营。2018年至今,翁草村建起新房30栋,其中7家民宿、3家农家乐。

      通过“白叶一号”产业扶贫,以及其它方面的支持,古丈县顺利脱贫。据该县扶贫办主任李俊介绍,古丈正依托“白叶一号”产业带来的动力和活力,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致富奔小康。

      今年8月,湖南省副省长朱忠明在会见安吉党政代表团时,对安吉积极推进“白叶一号”项目、助力湖南脱贫攻坚事业表示感谢。他说,希望安吉成为湘浙两地交流的桥梁,进一步加大“白叶一号”项目推进力度,一同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做实,也希望安吉传授更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经验,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三湘大地形成更多生动实践。

      无限可能因茶而生

      翁草村的蜕变,源于两年半前从安吉寄出的那封信。

      2018年4月9日,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两年多来,我县累计向四川青川、湖南古丈和贵州普安、沿河、雷山三省五县捐赠茶苗2200余万株,种植面积6217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37个、受益贫困户2064户、6661人。

      伴随着“白叶一号”落地的,不仅仅是茶苗,还有思维的变革、理念的更新、产业模式的升级。两年来的推进,黔东南、黔西南,也在酝酿着一场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这个季节,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1500亩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依旧生机勃勃。造型如同一片茶叶的接待中心拔地而起,一条红砖铺就的游步道从中心出发,向茶园深处延伸。两年来,普安县按照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把茶园与县域景区、地方文化深度融合。这些项目建设正是具体举措。

      “在为游客入园观光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普安茶文化,展现‘白叶一号’扶贫茶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屯上村恩泽白茶专业合作社社长蒋成勇介绍,今年5月,普安县投入900余万元对道路进行扩建,极大改善了基地交通条件。随着这些项目完工,老百姓朝着把贫困落后的山区变为令人向往的景区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茶旅融合的理念,也在沿河县中寨镇生根发芽。位于志强村山顶的“白叶一号”基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连续了数月,凉亭、步道、纪念碑已经建设完成。站在山顶,生机勃勃的茶园一览无余。“我们是三省四县中最先完成整地待栽、最先定植首株茶苗、最先全面完成茶苗移栽的。”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天友语气里有些自豪,项目覆盖志强、三会溪、大宅三村,涉及贫困人口381户1582人。两年多精心管护,36万株“感恩茶苗”茁壮成长,并于今年3月24日迎来首采。得益于茶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底,已经带动中寨镇10502人成功增收。

      该镇党委书记谭鹏飞介绍,计划今年底完成1万亩茶园种植,现在已经完成了85%。目前,中寨镇381户村民通过种茶增加收入,每年收入至少15000元。高速发展的茶产业,创造了更多的致富机遇。依托“白叶一号”基地,镇里积极开发公益岗位,为留守的老人、妇女推出了护路员、护林员、护水员等岗位,他们靠这些劳动,每人每月能赚到800元。

      青川今年新实施3500亩“白叶一号”项目,目前已完成茶苗招标采购、土地整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今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95后青川姑娘徐萍将装有“白叶一号”的小茶包带进人民大会堂。在四川代表团讨论时,她说,“白叶一号”是感恩茶,也是致富茶。

      服务脚步永不停歇

      2018年10月,茶苗陆续送至受捐地种植后,我县就持续派出技术指导员到各地指导服务。从种植、养护、管理、采摘到加工,两年多来,三省五县的茶园里,自始至终都有安吉“茶人”忙碌的身影。

      2019年初,古丈“白叶一号”基地的茶苗遇到了一场几十年未遇的大雪和冰冻。当时,白茶苗刚成活不久;得知情况后,我县技术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视频指导对方农技人员和茶农开展茶叶培管,然后马上动身前往古丈实地指导,最终避免了重大损失。

      从2018年8月平整土地开始,我县就派出技术人员在普安、沿河蹲点指导,手把手教当地老百姓种茶。光是普安县,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去的次数就多达十次以上。今年3月初,普安茶叶最先迎来采摘,担心采摘不到位影响茶园后续发展,他带着技术骨干直奔白茶园,现场示范采摘。现在,当地老百姓不仅学会了先进的种植、管护、加工技术和发展理念,也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为产业发展壮大培养了人才。

      送设备、送技术、送服务,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项社会公益活动在安吉各行各业进行着接力。

      为了让白茶扶贫结出硕果,今年3月,31台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在元丰茶机公司装车启运,开上了通往贵州省沿河自治县中寨镇的高速公路。为确保茶机用得上、用得好,公司负责人余磊亲自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为中寨镇打造了“扶贫制茶车间”。采摘季到来后,他又安排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员前往沿河驻点服务,并再三叮嘱“必须圆满完成任务”。直到现在,余磊还在持续关注这项工作。本周元丰第二批捐赠的茶机将到达古丈。他说,定会全力以赴做好“茶机扶贫”后续服务,让它落地生产见成效。


    | 法律申明 | 免费注册 | 会员中心 | 取回密码 | 贵宾套餐 | 金币充值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客服手机/微信:13868281414
    安吉房产网 CopyRight 2006 - 2025 YiMao NetWork Co.Ltd 浙ICP备18050007号-70
  • //房产网站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