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递铺街道古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康钱和村支部委员郑太祥分别以“网格长”和“网格员”身份,到茶农家中走访。“采摘工做好身份登记、体温测量”“茶山每天开展日常巡查”“采茶工具做好消毒”……每到一户,他们都要叮嘱防疫事项。街道联村干部丁文俊近期也“泡”在村里,手把手指导茶农如何使用“安吉县白茶交易平台”。
递铺街道白茶种植面积6万余亩,分布在26个村(社区),以古城、鞍山、马家、老庄等村居多,今年采茶工需求量8万余人。“一旦进入开采期,外来采茶工进入时间集中、居住也比较集中,考虑到疫情防控,我们将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保障春茶的采摘加工。”街道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朱坤发说。
朱坤发介绍,此次在26个村(社区)建立主网格,以各村村民组为单位,建立二级子网格,通过149个网格实现有效管控。村级主网格设网格长和网格员,并派驻联村干部作为指导员,二级子网格同步设1名网格员。“网格人员根据全县防疫形势和要求,提前排摸采摘人员健康状况,制定采摘生产方案,完善采茶人员居住场所防疫设施等措施,做好各事项告知以及巡查等工作;指导员主要负责白茶生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政策指导。”他说。
为了做好“两手抓”,街道还在全县白茶生产服务指南的基础上,编印《春茶生产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指南》。从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管理、就餐与住宿管理以及个人防护要求、异常情况处置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加强春茶生产防疫宣传。“这份指南内容全面,对涉及茶叶生产加工的各环节都做了细致讲解,一目了然。”茶农们表示。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网格员下沉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帮助茶企和茶农注册网络账户,提前打通茶农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健全原产地保护措施,确保“防疫标准不降、生产效益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