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绿码946个”“总人数1058”,在天荒坪镇余村旅游集散中心大屏上,一张数字地图实时显示全村居民健康码申领情况和绿码情况。“这是数字余村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一图感知,我们能把健康码状态精确到人。”研发系统的安吉新闻集团文澜公司常务副总高克斌介绍。大数据赋能疫情防控的场景在余村上演。
余村是我县率先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乡村,当疫情防控遇到大数据,衍生出精密智控的生动应用。县大数据局应用推广科科长马平峰介绍,推进基层对健康码的运用,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要举措。为此,该局以余村为试点,创新推出“健康码+大数据”的管理模式。
全村居民健康码状态“一图感知”。数字余村综合管理平台是构建数字余村的智慧大脑,县大数据局通过对接“全省健康码信息查询”数据接口,使该平台获取健康码数据,并在系统地图自动标注村民健康码状态,谁申领了健康码,谁没申请,谁是红码、黄码都能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截至目前,余村申请率已达89.4%。“接下来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还没申请的居民尽快完成申请。”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由于数据来自“全省健康码信息查询”系统,地图上的健康码状态会随着村民本人健康码的变化而实时更新。
精密智控不仅对内也对外。在旅游集散中心的大屏上,游客健康码的数量和绿码、黄码、红码情况实时显示。“只要有红码、黄码人员进入村域,或者重点疫区的车辆驶入,平台都能立刻预警。”高克斌介绍。外村人员进入村域时需提交健康码信息,数据同步上传到数字余村综合管理平台,立刻实现监管。文澜公司在村口安装了车辆识别设备,湖北等地的外来输入车辆一进入,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第一时间通知村委会干预。
企业复工复产也受惠于精密智控。余村“年年有余”旅游综合体有五六十名外来员工,企业负责人陈超群利用数字余村综合管理平台,提交了包含员工身份证和姓名的表格,员工健康码状态一览无余。
据悉,余村模式已在全县推广,“精准核查”功能已经用于全县包车、高铁专列招工招才、企业复工复产等领域,通过该功能批量核查共计13765 人,有效筛选出非绿码人员355人,极大便利了一线招工和企业复工复产。县大数据局还计划将该模式应用于采茶季期间对人员、市场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