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安吉新闻网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静)历时一年,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灵溪公园7.8公里绿道建设完成。寒冷挡不住老百姓对它的热爱,当下时节,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锻炼休闲的人群依旧。浒溪岸“热”了。让人更感欣喜的是,犹如一条浅蓝色绸带的它沿溪蜿蜒,连缀起景点,勾画出拥溪发展的蓝图。
布章全局
绿色线条勾绘全域美
灵溪公园绿道是安吉绿道建设的样本和典范。它背后铺开的是一张放眼全县、精密布局的绿道网。
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民生福祉。绿道建设契合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实在在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14年,我县完成《浙江省安吉县绿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绿道建设。
县住建局城建科科长管迎春介绍,推进过程紧密契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最美县域建设等,充分考虑《安吉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多个相关领域规划内容,以青山为骨、绿水为脉、城乡为体、人文为魂为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实施子项目建设。
灵溪公园绿道等一经开放,便“蹿红”为运动打卡地,刷爆朋友圈。乡野绿道中,天荒坪余村绿道跃过绿水、穿过青山,通达开朗;山川(马家弄至大里续目)游走于重重绿意,清新自在;漫步鄣吴溪绿道,身后是古色古香、大师意境,眼前是水草丰茂、白鹭纷飞;骑行报福绿道,山水相映、石趣盎然……近六年时间,乡野绿道、城镇绿道、山地绿道等一批富有安吉特色的精品绿道项目层出叠见。
截至今年10月,全县已累计完成绿道建设200.7公里。通过绿道衔接段的建设,绿道与景点、绿道与绿道连接,从而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最终成就绿道网体系。一条条绿道飘舞,串联起安吉的山水人文,勾勒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一条条风景线交错,串联起美丽乡村和景区,织就成一张四通八达的乡村振兴网。安吉绿道建设也实现了从“划线”到“织网”的转变。
“布章全局”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县域,在镇域也比比皆是。鄣吴计划在全镇域建成十公里绿道,自2014年起逐步推进,已经完成鄣吴溪、鱼池、玉华村、景坞村四段4.6公里绿道建设。鄣吴镇副镇长陈韬介绍,已建成的四条绿道在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呈现着昌硕文化、田园观光、农居生活等不同主题,行走其间,可以充分品味鄣吴多元的风情。余下5.4公里绿道还将结合环境、项目等逐年推进,待完成后,将真正实现“一条绿道贯通全镇”。
师法自然
匠心巧筑彰显“两山”味
晨起,在轻烟缭绕、层林尽染的山野肆意骑行;入夜,在星光明灭、霓虹倒影的溪畔悠哉漫步。游人近悦远来,穿梭其间,一道一风景、一步一风情,安吉之美,绿道可窥七八分有余。这些年来,我县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在绿道项目建设中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取材本土,实现了布设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建设与山水林田的和谐共处,风情呈现与当地风貌的相辅相成,放大“绿水青山”效应,实现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双赢。
深冬近、万物寂,上墅乡(大塘岭至黄金边)绿道依旧生气足。乡国土规划与建设办主任谈克清介绍,这条绿道两侧种植的竹林、杉树林、色叶林等各类乔灌花草,基本都为本地乡土植物。这条绿道还强调生态低碳,在地基处理、路道铺设、设施结构等方面,大量采用了竹子、青砖、道板等本土建材。
石马港(胜利桥至天目桥)绿道建设时,把沿岸六十余株老树悉数保留,确保栖息在这里的鸟类不受打扰,同时大幅减少混凝土使用,所有用料均为原石,地面铺设为花草生长预留空间。章村镇河垓村在绿道建设时为绿植留足生长空间,为古树“让路”;报福镇采用“维创”施工,尽量避免“开膛破肚”。
绿道建设不仅要“面子”,也要重“里子”。灵峰度假区管委会总工程师楼杰介绍,浒溪绿道建设遵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仅路面选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在绿道两侧绿化中还引入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物缓冲等海绵元素,采用微地形建设等工艺做法,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率,让绿道更好“呼吸”。
绿道提供了自然优美的步行和骑行空间,让人们享受到健康舒适的绿色出行,同时也推动着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
灵峰梅灵路绿道的迷你马拉松活动、天荒坪绿道的骑行活动,县城铜山绿道健走打卡活动……绿道成为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的天然载体。“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价值挖掘
“两山”转化推动乡村兴
绿道讲述人与自然之美,正成为人们生活新方式的开启之地;同时绿道也传递着“两山”之美,成为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的腾飞之域。
山川(马家弄至大里续目)串联起了马家弄、高家堂、大里村、山川村的旅游项目、景点等,既是区域内交通的集散线、度假的景观线,也是致富的民生线。自绿道开通以来,慕名前来散步、跑步、摄影、骑行的村民游客越来越多。伴随着被绿道吸引而来的人流,每到周末节假,横山坞村内民宿总是被抢订一空,精品民宿一家接着一家,阿忠的家、小瘾·半日村等等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在镇村对山体林道、矿山遗址等实施景观改造的同时,余村打造的“两山”绿道串联起古银杏群落、景观小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5省道绿道串联沿线村庄,让休闲采摘、旅游观光等“接二连三”,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绿道不仅能直接带动旅游、运动、休闲、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还能为老百姓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管迎春表示。
近年来,环安吉自行车赛、环浙自行车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国家级的自行车赛事选址安吉,看中的就是得天独厚的绿道风情。“绿道+”背后的深意,也为安吉休闲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现在,县文体旅、各乡镇(街道)正计划通过机构合作,积极发展赛事经济,打造绿道赛事。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县将继续健全绿道复合功能体系、优化服务要素配套,通过绿道建设和串联,统筹起沿线区域文体旅商农融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活、消费新场景。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绿道如同一根纽带,将安吉的农业、林业、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融合串联,创造出特有的“绿道经济”。这种新的产业形势,守住了生态美,赚上了生态钱,成为了安吉“两山”实践的又一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