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拿下旅游业最高荣誉。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我县以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成绩成功入选。
早在2016年,我县就确定了全域旅游三年创建目标,2018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总分1200分,我县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被推荐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经过专家会议审查、明查、暗访、公示、县长连线答辩等多轮筛选,我县过关斩将,跻身最终名单。”县文体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正南说。
一业兴、百业旺,“全域旅游”彰显示范效应。
2009年,我县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布局,十年坚持、十年收获,从2009年到2018年,全县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5倍、15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5%,实现了加速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正成为全县战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全域旅游”的发展,与项目、产业支撑密不可分。“项目从哪里来、产业怎么发展,关键是有改革的理念和创新举措。”王正南说,多年来,我县实现了多个“率先”,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在县级层面成立旅委,设立“总规划师”职位,统筹开展旅游行业管理和产业促进工作;率先强化旅游规划统筹职能,出台《休闲旅游产业导向目录》,对旅游项目招商进行预审评估。
政策保障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域旅游”保驾护航。据悉,我县旅游专项资金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长,2018年达到3500万元,每年整合涉旅资金8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本超50亿元。与此同时,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升级,近三年新改建旅游厕所上百座、美丽公路总里程1400余公里、率先建成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还有营销品牌的打响、旅游惠民力度的加大等,都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打造亮点、彰显特色。安吉通过坚持“两山”理念引领产业发展,多元融合破题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丰富“全域旅游”新业态,为强村富民添彩加力。
凭借美丽山水,报福镇景溪村办起“股份漂”,每个村民入股漂流项目,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在安吉,下好全域旅游“先手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全域旅游发展产业优势的例子比比皆是,2018年全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617元和30541元,城乡收入之比为1.72:1,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主体的“两山”转化成果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做深“旅游+”,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提升全域旅游竞争力。引导传统竹产业与旅游结合,一个个竹产品“变身”旅游商品;万亩茶园内,每年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文化游”正时兴,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群一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水上旅游……一个全时、全季、全员、全产业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正在安吉形成。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张金字招牌,堪称旅游业的奥斯卡金奖。”县文体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罗福娣说,接下来,我县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积极争创全省文旅融合改革试验区,全力打造“两山”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和全域旅游升级版。